• slider image 53
  • slider image 60
:::
新聞訊息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 最新消息 | 2025-07-23 | 點閱數: 260

 

教保困局/幼托整合反讓階級對立大班一師引爆人力荒

2025-07-17 07:30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

  台灣幼教體系歷經2012年「幼托整合」改革,幼教團體指出,表面上將幼稚園與托兒所歸併為「幼兒園」統一管理,實際上制度整合仍停滯不前。教團

長期呼籲「教保合一」師資制度改革,至今仍未落實,造成工作資格不一致、待遇差異懸殊,影響教保品質與人力穩定。

「幼托整合」未整合師資資格與培育制度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指出,早年學齡前的教保工作由兩套體系負責:幼稚園屬教育部管轄,師資資格由「師資培育法」規定;托兒所則屬內政部管理,保育員資格由「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規範。師資培育體系也分流為幼教系與幼保系,形成「雙頭馬車」的局面。

「幼托整合」雖已於2012年實施,但實質上僅是名稱與行政體系的整併,並未同步整合師資資格與培育制度。郭明旭批評,同樣在教孩子,卻因學歷背景不同、制度壁壘難解,導致資格不能採認、年資不能互認,不但不合理,更影響教保專業的穩定與尊嚴。

教保員升格教師陷困境 反而加劇流動率

現行制度「教保員升格教師」的管道,郭明旭亦提出質疑。他指出,依「教保服務人員條例」第9條,幼保系畢業的教保員需任職滿三年、且在職狀態下方能報名教師職前教育課程,導致許多一邊工作一邊進修的教保員身心俱疲,反而加劇流動率,難以穩定人力與品質。

他呼籲教育部應正視現場實情,整合目前分裂的師資課程,將32學分的教保員審認課程與18學分的職前教育課程合併為完整的50學分,並納入大學四年制課程中,畢業後通過教師檢定,即可取得教師資格,這才是真正的教保合一。

公私立園所待遇階級化 教育現場大打擊

幼教聯合總會前總會長廖文秀則進一步指出,雙軌制度造成公私立體系差異巨大,特別是在公立體系中,合格教師與教保員之間的工作內容幾乎相同,但待遇、職級與晉升卻天差地遠。

「這根本是國家製造的階級制度。」廖文秀表示,政府若堅持以制度區隔教師與教保員,「就等於強迫現場人員被標籤、分級,相同的工作卻有不同待遇,是對現場最大的打擊。」她指出,在多數私立幼兒園,升遷與分工主要依照能力與表現,而非是否具有教師資格;然而在公立系統內,這樣的「資格標籤」成為升遷與薪資的門檻,讓基層教保員長期感到被邊緣化與忽視。「大班一師」政策難落實 教團促檢討體制

教育部推動「大班需配置一位合格教師」政策8月即將全面上路,廖文秀表示,這項政策雖出自專業考量,但對現場來說幾乎是不可能任務,「超過八成的幼兒園都反映招不到合格教師,有心也做不到」,幼兒園現在正面對嚴重的人力荒。

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表示,今年81日起大班就要有一師,但幼教師缺人,制度也紛雜,教保不只沒有合一,還更多頭馬車。以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來說,就分為園長、教師、教保員、助理教保員,現在還增加職務代理人員,教育部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簡單的事搞得很複雜。

蘇傳臣表示,已大聲疾呼「幼教、幼保師資合流培育」二十多年,少子化是國安問題,孩子找不到受過專業養成教育和訓練的老師也是嚴重問題,幼教老師的專業尊嚴、工作條件等等,都待政策法令的解方。

廖文秀指出,大學的幼教系與幼保系應整合為單一體系,讓所有對幼兒教育有興趣的學生,都能在公平條件下接受師培、參加教師檢定,這才符合教育正義。郭明旭表示,教育部若真心重視學前教育品質,就必須徹底檢討師資培育體制,改掉過往的分流與差別待遇,建立一個公平、尊重專業、促進穩定的人才制度。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