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3
  • slider image 60
:::
新聞訊息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 - 幼托新聞 | 2025-04-15 | 點閱數: 78

學齡前幼兒需要較多貼身照顧,幼兒園一個班級都由2名教保服務人員照顧小朋友;以小班以上來說,教育部最新目標師生比為1名老師帶12名小朋友,一班由2名老師最多帶24名小朋友。但縣市政府為了節省人事經費,卻將招生不足額的班級直接核給一名老師經營。儘管教師、教保員力求自救,還北上監察院申訴,但「半班一師」亂象反更擴大,只能期待修幼照法。

公幼半班一師亂象擴大 沒解決跡象少子化再加上公共化幼兒園增多,現在許多幼兒園未滿額,地方政府也想縮減人事經費。根據各地公幼老師觀察,有學校是由1名老師專職經營班級,另一名老師雖然名為該班級老師,但實則大多處理學校行政,實際帶班仍只有1名老師,現在則更明目張膽,有縣市政府直接核給1個班級僅12個幼兒名額,現場直接由1名老師經營班級。
1班2師拆成半班一師,以比例來檢視看似合理,但僅一名老師經營的班級,各種狀況層出不窮。張姓公幼老師說,學前幼兒仍在學習生活自理,上廁所、洗手、吃飯等等,都需大人輔助,班級中十多名幼兒,但僅有1名老師,就會出現幼兒尿溼褲子老師卻沒時間幫忙換,還有幼兒受傷需要安撫卻沒有替代人力等狀況,老師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相關亂象2年前開始零星出現,隨後越來越多。根據全國幼教產業工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幼教團
體觀察,現在全國都有類似「半班一師」狀況,班級由1名老師經營的案例已經遍布全國,且地方政府不認為需要改善,未來更可能惡化為常見趨勢。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今年至監察院陳情,認為縣市政府便宜行事,擅自減少師資數量,國教署雖然發出一份立意良善的公文,但幾乎沒有約束力,工會要求監察院對國教署及地方政府進行糾正。

該會執行長許文菁表示,至今仍沒有看見地方政府有任何明顯改變的可能。無論未來師生比調降多少,每班就是應該要有2名以上教保人員共同帶班,才能真正維持正常的教保品質,家長也才會安心讓孩子在園所就讀。
教團:幼照法應以班級數規定老師人數
高雄市路竹區北嶺附設幼兒園老師楊麓潔表示,縣市政府為了人事成本考量,直接以15名幼兒為班級單位配置1名老師,另外,也有園所收了36名學童,就拆成其中一班24個幼兒,另一班12個幼兒,政府核給3名老師,並建議當中一名老師跑班支援,這樣的模式在教學現場根本不合實際。目前持續呼籲,但是都無法改變現況,只能靠修法。
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僅1名老師的班級雖然沒有違反幼照法,但不止現場教保人員疲於奔命,也完全沒考量幼兒照護的品質。近期持續拜會立委,期望能修改幼照法規定,以班級數而非幼兒人數規定老師人數,防堵現行漏洞。
教育部表示,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規定,2歲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16人、師生比為1比8(即16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3歲以上幼兒的班級人數上限為30人、師生比為1比15(即30人一班、配2名教保人員)。教育部將督導地方政府,請各幼兒園依法規及實際招生需求編排適當人力。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表示,教育部這幾年努力推升幼兒入園率,量雖然達標了,品質卻不顧。政府在思考公幼的人力配置,居然落入成本利潤的邏輯,而不是以工作者的勞動權益與幼兒安全為主要的考量,提供給國家未來主人翁卻是劣拙的照顧品質,這就是所謂積極保障幼兒及家長權益嗎?最終將導致家長對政府提供的平價教保不僅信任度不足、安心度也不夠。
公立幼兒園面臨經費來源問題,郭明旭提到,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書中,清楚指出教育部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之平價教保服務供應量主要來自準公共機制,2023年度準公共機制經費已超過擴大公共化的經費,顯示準公共化幼兒園已為政府幼教政策要角,這也是公幼經費遭排擠的原因之一。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